能源是工业的粮食、国民经济的命脉。电力是当前应用最广泛、使用最方便和最清洁的能源。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主战场在能源,主力军乃电力。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下,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内容和重要载体,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明煦
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高质量统筹能源安全、能源公平和环境可持续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、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。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11日中央深改委第二次会议上强调,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充裕、经济高效、供需协同、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,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,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。山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提出高水平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,为我省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、抢占能源电力工业领域先发优势、实现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提供能源支撑。
立足山东特点实现转型升级目标
“十四五”正是实现“碳中和”目标的攻坚期。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结构中,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占比较高,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切入口。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,是湖南坚持高标站位、落实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的关键举措。立足山东新能源发展的实际,才能突出山东特色。
把握我省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“先天条件”。在供给侧,山东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0%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;在消费侧,山东产业结构优,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不到全国的80%,绿色转型优势明显。基于这样的基础,以新型电力系统为重要载体,努力实现能源电力工业“弯道超车”,可将转型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。